走进国博,卢浮宫的创想
2018-09-28


3月2日,我们一行人走进了国博的“卢浮宫创想”。尊敬的艺术家兼心灵导师——图丹尊玛给大家现场讲述了一堂融合艺术、思想、心灵的美学鉴赏课。两个多小时的参观,尊玛导师带领我们与作者们进行了心灵的对话。让我们一起回顾精彩讲解。


·       让•德•拉封丹大理石雕像

·        1785


“一般在雕塑和绘画里面都会通过人物的姿势和手里拿的东西,来说明他是干什么的,表示他的地位、他的影响和他的思想。他手里拿着一支笔,脚底下还有一本书,这些跟他的思想都有直接的关系。看他的鞋、衣纹、还有头发的发质,包括他的领巾,观察一下它们质感的差别。领巾感觉很松散,是很柔软的布;外衣的料子是比较硬一点的,类似毛呢的料子;里面还有一件类似制服的衣服也是很挺括。

圆雕是360度全方位的美感,所以看这种圆雕你要转着圈看,看哪个角度最能表现这个人物本身的感觉。

首先他肯定是一位有思想的男人,而且他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统治的能力,但他肯定不是王,王的眼神不是这样的,他的眼神里更多的是思索。这个侧面角度很好,你看他的鼻梁特别高,太有自己主见了。同时这个人也很挑剔,从他的嘴唇看出来,尖,说人一定很犀利,到位!思想家一定能够深入到你的内心,踩上你的痛处。

这个作品完成于1785年,那个时候是启蒙运动,之后就是法国大革命,这个时期是法国思想文化动荡最厉害的时候,是人性和王权之间的斗争,也就是约束和打破的过程。”


·        马头,大理石雕像残件

·        约公元前510-500


“我们看这个雕塑,从艺术角度来讲,这是古希腊的一个作品。肌肉结构已经很到位了,同时它又不那么繁复。后来的雕塑更强调一些细节,有的能把马的血管雕出来。古希腊时的作品,更有提炼的东西。它实际上近似于真马,又超越了真马。这件作品我感受到的是,当时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和强烈的对抗。这个马很雄壮但并没有充满愤怒和纠结,更多的是平和,就像我们看到的那些古希腊雕塑一样,更多的是柔和的东西,虽然他们也有战争,但相对来讲会好得多。从这个马,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那个年代人的朴实。朴实的后面是什么呢?能够感受到力量,也就是简单的美。我们没有看到马的身体,在雕塑作品里把马鬃弄的太细太小,就没办法和马整体的厚重结合在一起了,所以做雕塑的时候要把这些东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可以更好的表现。”



·        白昼、黑夜,青铜雕像

·        16世纪末;意大利佛罗伦萨制作


“这是仿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男性很有力量,女性很男性化。米开朗基罗是一个很强悍的老头,他雕塑出来的女性,柔美的东西少,力量的东西多。”

问:为什么这些雕塑要扭着呢?

“这是米开朗基罗的一种雕塑手法,他通过身体的扭曲,用这种一般人很难想到、做到的姿态表现它内在的活力。这个作品名字叫黑夜,你看到她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压抑。但同时你也看到了她的生命。虽然生命暂时被压抑了,但里面有很强大的能量在流动。黑夜,表面上看很安静,但实际上它孕育着第二天能量的爆发。所以他雕塑的这个黑夜并不平静。通过扭曲的身体:肚子、肩膀、脖子,你能看出她孕育着第二次的苏醒!”


·       柱子旁的耶稣,大理石雕塑

·        1767


“一般后来被大家尊崇为精神领袖或领导者的人,很多都是从苦难中过来的。没有人是一路特别顺利走过来的,那是不可能的。”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和年轻人,能够真正解放自己的人性。作为父母你给下一代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的权利的时候,他们的创造性、愉悦感和幸福感会增加的。所以我们想更加的自律和更加的文明,必须建立在自由和自觉的基础上,而不是管束、约束。约束是没有用的,会适得其反,那种约束只能产生奴性。人有两大特性,一个是王性,就是唯我独尊的东西;还有一个就是奴性。这两种每个人都有。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如果你认识到自己是独尊的,那你也认识到孩子是独尊的,每一个人是独尊的。尊重的是什么?是对方与我的不同,而不是相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产生的是自觉自愿的遵守各个团体或者各个国家的规矩。自觉自愿去遵守比束缚的要强百倍。因为束缚的同时,就把我们的创造性也束缚住了。而我们未来社会的发展,要的是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